干性鼻炎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鼻出血、干燥性鼻炎、鼻痂、鼻衄、鼻痒、喷嚏、涕稠、涕黏、涕中带血、挖鼻、咽干。
治法
对干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除去所有可能病因,如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局部感染、矫治营养不良等。 1.改善工作及生活环境避免高温、干燥,粉尘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吸入,加强通风设备、增加环境湿度、降低大气中粉尘和其他污染物含量等。 2.增进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A、B2、C和 K,促进受损上皮的恢复和止血。 3.鼻部用药用温热生理盐水、1%-3%碳酸氢钠液行鼻腔灌洗,以清除鼻腔内痂皮,保持黏膜湿润。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盐水、25%葡萄糖甘甘油滴鼻或无刺激性的抗生素软膏、鱼肝油软软膏局部涂布。黏膜浅糜烂,溃疡或出血区可用10%-20%硝酸银烧灼止血。
临床表现
1.症状 (1)鼻、咽干燥感:由于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以及长期张口呼吸,病人常感鼻腔及鼻咽部异常干燥。当吸入冷空气时,鼻腔及鼻咽部有寒冷感。 (2)鼻塞:由于鼻腔内脓痂充塞,空气不能通过。或因黏膜萎缩、神经感觉迟钝,虽有空气通过,但不能觉察,仍有鼻阻感。 (3)头痛:常在前额、颞侧或枕部感觉头痛和头昏,乃因鼻腔过于宽大,吸气时鼻黏膜受到大量冷空气的刺激,或因鼻腔内有脓痂堆积压迫黏膜,也可能是伴发鼻窦炎所致。 (4)鼻出血:鼻黏膜萎缩变薄和干燥,在挖鼻和用力擤鼻时使毛细血管损伤所致。 (5)嗅觉障碍:鼻腔内脓痂堆积,空气中的含气味分子不能到达嗅区;或因嗅区黏膜萎缩,无腺体分泌来溶解到达嗅区的含气味分子以刺激嗅神经;或因嗅神经发生萎缩以致嗅觉丧失。 (6)恶臭:因臭鼻杆菌等微生物在鼻腔脓痂下繁殖生长,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气味。 (7)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耳鸣及听力下降;累及咽、喉部则发生咽喉干燥不适,刺激性干咳及声嘶等萎缩性咽、喉炎症状。 2.体征自幼发病影响外鼻发育者可呈鼻梁宽平-鞍鼻。鼻内检查可见黏膜干燥,鼻甲缩小(尤以下鼻甲为甚),鼻腔宽大,黄绿色脓痂充塞,可闻及特殊恶臭。若病变发展至鼻咽、口咽和喉咽部,亦可见同样表现。
检查
行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检查,IgM水平明显增高,E花结形成数量减少。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否有上皮化生、炎性细胞浸润。辅助检查X线检查与鼻CT检查用于鉴别及明确范围。
病因
干性鼻炎亦名干性前鼻炎(Rhinitissiccaanterior),简称干燥性鼻炎,是一种较常见的鼻黏膜慢性炎症。过去认为本病不属独立疾病,只是萎缩性鼻炎的早期表现,但临床上的确常见到一些有典型表现的病例,故目前认为它是与萎缩性鼻炎不同的另一类疾病。其典型表现是鼻腔前分黏膜干燥、充血,表面有黏稠分泌物或覆有薄痂,但无鼻腔后分的黏膜和鼻甲萎缩。患者有鼻干、少量鼻出血,但无恶臭味,且嗅觉仍多正常。干性鼻炎可引发化脓性鼻窦炎,病变侵入咽鼓管则产生分泌性中耳炎,发生耳鸣及听力下降。因鼻黏膜萎缩变薄和干,易发生鼻出血。对干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除去所有可能病因,如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局部感染、矫治营养不良等。干性鼻炎经过适当治疗后一般鼻粘膜可恢复正常。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