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粥·第二
小结
本方为食疗方,常用于:内伤、疮痈不愈、创口不合、慢性腹泻、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水肿、自汗、劳倦、体虚。
配方
生黄芪30-60克,粳米100克,红糖少量,陈皮末1克。
功能主治
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利水消肿。劳倦内伤,慢性腹泻,体虚自汗,老年性水肿,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疮疡久溃不收口。
制法
(1)生黄芪切薄片,放锅内,加水适量,浓煎去渣取汁。 (2)粳米洗净,与黄芪汁、红糖放锅内,加水适量,放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粥将成时,调入陈皮末,稍沸。
临床应用
黄芪又称黄耆,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气药之长,故名。近代医学对黄芪研究颇多,对心脏有增强收缩力的作用,常服黄芪,对改善心肺功能有一定帮助。黄芪有利尿作用,对水肿者起到补虚消肿的效果。无论在实验上或临床上,黄芪对慢性肾炎有治疗作用。黄芪制剂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故服用后可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中药方剂玉屏风散以黄芪为主药,对气虚者易患感冒者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黄芪尚有强壮作用和加强性腺激素作用。故历代都称"黄芪能补五脏诸虚",如强心、护肝、健脾、补肺、益肾。实证及阴虚阳亢者忌食。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