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损伤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肚腹、损伤、失血、消化道出血、休克、便血、恶心、反跳痛、腹急、腹痛、腹胀、腹胀腹痛、高热、寒战、肩痛、尿血、呕吐、呕血、腿痛、压痛、胀气。
治法
治疗原则 腹部损伤往往伴有腹部以外的合并伤,应全面权衡各种损伤的轻重缓急,维持呼吸道通畅,先处理威胁生命的合并伤,如气胸、颅内血肿及大出血等。腹部创伤有时伤情严重,失血迅速发生,休克者较多,应抓紧抢救的关键时段,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原则。 急性期治疗 1、在腹部损伤中,心肺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其中解除气道梗阻是首要的任务,如果窒息不能解除伤员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2、其次要迅速控制明显的外出血,处理开放性气胸,同时要建立畅通的输液通道,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尽快恢复循环血容量,控制休克。 一般治疗 1、输血输液,扩充血容量,维持有效循环,防止休克。 2、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预防或治疗可能存在的腹腔内感染。 3、未明确诊断病情前应禁食,对怀疑有空腔脏器破裂或明显的腹胀者应行胃肠减压,实施静脉营养。 4、对于腹痛剧烈的患者,病情明确者可酌情使用镇痛剂减轻症状,病情不明确者严禁应用镇痛剂,避免掩盖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5、对非手术治疗期间,积极完善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药物治疗 1、开放伤或怀疑胃肠道损伤者,应尽早开始抗生素治疗,以保证手术中有足够的血药浓度。 2、胃肠道中的细菌浓度,由位置结肠递增,主要是革兰阴性需氧菌和厌氧菌,后者又以在结肠中比例最高,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选择合理配伍,兼顾虚氧和厌氧两类细菌,例如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加派拉唑林钠,或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加甲硝唑。 3、休克者应首先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液,如乳酸钠林格。 相关药品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派拉唑林钠、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甲硝唑、生理盐水、乳酸钠林格 手术治疗 已确诊为腹腔内脏器破裂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此外,非手术治疗者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的任何一种应立即终止观察,行剖腹探查术。 1、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增加,或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 2、腹痛或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3、肠鸣音减弱消失或腹部逐渐膨隆。 4、膈下有游离气体。 5、积极抗休克治疗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 6、消化道出血者,其腹腔穿刺抽出气体、胆汁、胃肠内容物等。 7、直肠指检有明显触痛。 剖腹探查术是治疗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关键手术,原则包括全面探查腹腔脏器,修补或切除病灶,充分引流积液等。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临床表现
总述 由于伤情的不同,腹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异,从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到出现重度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皆有可能出现,主要病理变化是腹腔内出血和腹膜炎,腹痛和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典型症状 1、腹壁损伤 一般单纯腹壁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疼痛,局限性的腹壁肿胀,压痛或有时可见皮下瘀斑,其程度和范围并不随时间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2、肝、脾、胰腺、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 主要表现为内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出现休克,腹痛可呈持续性,脾损伤以后一般腹痛和腹膜刺激症(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不明显、不严重,但肝破裂导致肝内胆管损伤、胆囊或胰腺损伤,腹膜刺激症和腹痛则较严重。在体征最明显处,一般是损伤所在。 3、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空腔脏器损伤 常有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胃肠道症状,有时可有气腹,晚期可出现全身感染的表现,查体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症明显。 伴随症状 1、右肝的损伤可伴随右肩部的放射痛。 2、脾的损伤可伴随左肩部的放射痛。 3、肝脾包膜下破裂可伴随有腹部的肿块。 4、肾脏损伤可伴随血尿。 5、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患者,有时可能会伴有睾丸疼痛、阴囊血肿和阴茎异常勃起等现象。 并发症 1、肝破裂可并发肝脓肿。 2、胰腺损伤后常并发胰液漏或胰瘘,部分病例渗液被局限在网膜囊内未及时处理,日久可形成一个具有纤维壁的胰腺假性囊肿。 3、十二指肠损伤后处理不及时,可引起十二指肠瘘致感染、出血和脏器衰竭;结肠破裂后容易误漏诊,常导致严重的腹膜后感染。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交通事故、打架、坠落伤等各种外伤情况,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其次会根据具体受伤病史做出初步腹部损伤的诊断,之后可能还会建议做腹部X线、腹部彩超、血常规、淀粉酶测定、尿常规、腹部CT等,根据具体情况也可能会做腹腔穿刺,如不能明确诊断,也有可能建议做腹腔镜探查等。 体格检查 1、主要是检查腹部有无压痛,一般压痛部位最明显处为损伤部位。 2、触诊腹部是否有肌紧张,空腔脏器破裂如胃、十二指肠破裂可有腹肌紧张的表现。 3、听诊器听肠鸣音,一般腹腔内出血,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 4、直肠指检,直肠破裂直肠指检时指套上可有血迹。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下降,提示有大量出血。 2、血清淀粉酶或尿淀粉酶 升高提示胰腺损伤或胃肠道穿孔,或是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 3、尿常规 血尿是泌尿系损伤的重要标志。 影像学检查 1、腹部X线 有骨折的存在,提示有关脏器的损伤。腹腔内如果看到低密度游离气体,通常提示胃肠道(主要是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破裂,可表现为膈肌下新月形的低密度阴影。腹腔内有大量积血时,小肠大多浮动在腹部中央,肠之间的间隙增大。腹膜后血肿时,腰大肌的阴影消失。 2、血管造影 可疑肝、脾、胰、肾、十二指肠等脏器损伤,但其他检查方法未能证实者,可选择性血管造影。当实质性器官破裂时,可见造影剂外漏。 3、腹部CT 实质性脏器破裂,有腹腔内出血时,可见高密度影;空腔脏器破裂,可见低密度气体影,也可由肠内容物漏出。 4、腹部彩超 肝肾间出现无回声带,提示腹腔内出血。 其他检查 1、腹腔穿刺 穿刺点一般在腹部任何一个象限或者下腹的中线,伴有骨盆骨折者,一般在肚脐平面以上穿刺,如果穿刺抽出血液,不凝固者为腹腔积血,迅速凝固者为针头刺破血管的结果。若能抽出数ml不凝血液,可以诊断为腹腔内出血。穿刺的液体可做具体生化分析,如细胞计数、细菌涂片及培养等,必要时可以做淀粉酶测定。 2、腹腔镜探查 目前已是很成熟的技术,主要用于临床难以决定是否需要剖腹的患者。医生可在腹腔镜直视下观察到腹部损伤的脏器,并直接给予手术处理。
病因
总述 腹部损伤多因外伤引起,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刺、枪弹、弹片所引起;闭合性损伤,常由坠落、碰撞、冲压、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所致。有一些职业比如司机因交通事故可能会比普通人群有更大的发生率,军人因常年严格训练甚至战争等也更容易造成腹部损伤。 危险因素 职业:如军人常因战争原因而引起腹部损伤;司机常因交通事故造成腹部损伤。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腹部损伤患者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以及腹部具体的损伤情况有关。腹部损伤后,救治时间越早死亡率越低,大血管、胰、十二指肠、结直肠损伤后果一般较严重,损伤脏器越多,死亡率越高,损伤脏器越严重,预后越不佳。 危害性 腹部损伤常伴有内脏损伤,若损伤脏器为实质性脏器或血管时可引起出血,严重者大出血可致死;若损伤脏器为空腔脏器时,可引起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自愈性 脾被膜下破裂,因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临床上可无明显出血征象而不易被发现,最终血肿可被吸收。 治愈性 部分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临床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根据腹腔损伤情况的不同,可采取手术或者是非手术治疗。 复发性 本病为外伤性疾病,一般不会复发。
预防
预防措施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驾驶安全。 2、对于高空作业人群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坠落。 3、远离正在施工的工地,避免高处坠落物砸伤。 4、避免打架斗殴,遵守社会规则。
备注
腹部创伤(Abdominalinjurie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壁或腹部脏器损伤,其发生率在平时约占各种损伤的0.4%-1.8%,临床表现根据损伤的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单纯腹壁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较轻,可表现为受伤部位的疼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如果为腹腔内脏器损伤,可有严重的腹痛和腹腔内出血,甚至发生休克、死亡。严重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随着总体创伤救治能力的提高,腹部损伤的死亡率逐渐下降,预后越来越乐观。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