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增多、贫血、出血、发热、高热、急性面容、淋巴结肿。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 ALL相似。但淋巴结、肝、脾肿大不如 ALL显著。M3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 DIC。牙龈肿胀多见于 M5型。皮肤浸润较 ALL多见,常见于 M5型,且多发生于一岁以内的婴儿。绿色瘤多见于 M1、M2型。约10%-20%的病人在初诊时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 M4、M5型多见,尤以小于1岁的 M5型多见。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多有血小板减少。约20%的患儿白细胞总数>100×109/升,以<1岁的患儿多见。全血减少多见于 M,型或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变的白血病。周围血及骨髓中除幼稚细胞增多外,幼稚粒细胞中可见到 Auer小体,还可以见到较大的 Chedi Ak-Hig Ashi样颗粒。成熟粒细胞常有胞浆颗粒减少或核分叶异常。由于粒细胞的特殊颗粒释放运载 Vit B12的蛋白增多,血浆 Vit B12和运钻胺在 M3型可增高。M6型中血红蛋白 F(Hb F)和 H(Hb H)多增高。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 T)多为阴性。

病因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 ANLL)约占小儿急性白血病的25%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年龄的发病高峰,男女之间无差异。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