喑痱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7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中风病、失声、终气太阳、复视、半身不遂、不能言、呆钝、恍惚、昏糊、活动不利、健忘、口眼歪斜、舌謇、头昏、行步困难、运动障碍、震颤、智能减退。

治法

[辨证论治] 1.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或口眼斜,头痛眩晕,胸脘痞闷,咳吐痰涎或喉中痰鸣,语言謇涩,苔白腻,脉弦滑。祛风化痰. 2.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语言謇涩,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淡有瘀点,脉细涩。益气行瘀。 3.肾精[气]亏虚证:音喑失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或肢体软弱,半身不遂,舌淡,脉弱。补肾益精.4.肝肾亏虚证:语言謇涩,肢体瘫痪,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肉削肤燥,舌淡,脉细弱。补益精血。 [其他治疗] 1.风痱病人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多长期卧病床榻,应注意护理,加强营养,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治褥疮。 2.积极防治引起中风的原发病,防止缺血中风或出血中风的再次发生。 3.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失语可针刺哑门、上廉泉、翳风等穴。偏瘫可针刺夹脊、肩三针、曲池、内关、合谷、腕骨、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等穴。 (2)耳针疗法:取皮质下、脑点、心、肝、肾、神门及瘫痪相应部位,3-5穴/次,中等刺激,15-20分钟/次。 (3)头针疗法:取对侧运动区为主。 (4)穴位注射疗法:用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按病状取穴,进行穴位注射。 4.配合按摩、气功、肢体功能锻炼等综合治疗。 5.可用大活络丸、灯笺花草素片等口服,亦可用水蛭粉,2-3克/次,2次/D,口服。

病因

风痱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 《素问·脉解》有暗痱之名:"内夺而厥,则为暗痱,此肾虚也。" 《圣济总录》曰:"喑痱之状,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风痱指多为中风之后,风痰内扰,瘀阻经络,或肾虚精亏所致。以中风后舌暗不能言,足废不能用为主要表现的痿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中风后遗症。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